《道德经》第5章
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①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②?虚而不屈③,动而愈出④。

多言数穷⑤,不如守中⑥。

注释:

①刍狗:用草扎成的狗,古代用于祭祀,是应时之作,用后即扔。

②橐(tuó):本意为盛物的袋子。龠(yuè) :为    一种管形乐器。后来人们用皮子制成袋状,一端留有小孔,插入一管状物,状似今日小儿所玩气球嘴上插一哨子,称之为“橐龠”,用做冶炼时的鼓风装置,即风箱。

③屈(jué):竭尽、穷尽。

④愈:不断地。

⑤多言数穷:政令烦苛,加速败亡。

⑥守中:持守中虚。

意译:

天地不仁,像(人们)对待刍狗那样对待万物;圣人不仁,像(人们)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。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?空空荡荡而又无穷无尽,只要一动就有风鼓出来。政令烦苛就会加速败亡,不如保持中间状态。

点题:

这一章主要说明大道无情无欲的特性,指出人们如何去体认大道。老子认为天地无私无为,天地之间虽然是一个虚空状态,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。天地“无为”就顺任自然,万物就能够生化不竭,治国理世者若强作妄为,政令烦苛,终将导致败亡的后果。老子意在说明人们通过体道而达到无为亦即顺任自然程度的重要。

2019年12月15日 13:21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