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指导】《老子今注今译》(普及本连载十)
第 十 章
导读
本章着重讲修身功夫。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的,须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,洗清杂念,摒除妄见,使心境处于静定的状态,观照内心的本明,才能使身心生活臻于和谐。
载营魄抱一[1],能无离乎?
专气[2]致柔,能如婴儿乎[3]?
涤除玄览[4],能无疵乎?
爱民治国,能无为[5]乎?
天门开阖[6],能为雌[7]乎?
明白四达,能无知[8]乎?
生之畜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[9]。
[1]载:语气词,相当于“夫”。抱一:合一。魂和魄合而为一,即合于道。
[2]专气:集气,聚气。
[3]能如婴儿乎:能如婴儿之精气充和吗?五十五章“精之至也”“和之至也”描述婴儿精充气和的状态。此处指通过“专气致柔”的修养功夫方能达到此境界。通行本缺“如”字,据傅奕本和俞樾之说增补。
[4]玄览:帛书乙本作“玄鉴”,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。
[5]无为:通行本作“无知”,据景龙碑本改正。
[6]天门:喻感官。开阖:即动静。
[7]为雌:即守静的意思。通行本作“无雌”,据帛书乙本改正。
[8]无知:通行本作“无为”,据河上公本改正。
[9]这四句重见于五十一章。
译文
精神和形体合一,能不分离吗?
结聚精气以致柔顺,能像婴儿的状态吗?
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,能没有瑕疵吗?
爱民治国,能自然无为吗?
感官和外界接触,能守静吗?
通晓四方,能不用心机吗?
生长万物,养育万物。生长而不占有,畜养而不依恃,导引而不主宰,这就是最深的“德”。
点评
老子本章谈修身,“专气”和“玄览”这两个概念值得我们留意。
关于“专气”,冯友兰先生曾说:“‘专气’就是‘抟气’,这个气包括后来所说的形气和精气,抟气就是把形气和精气结聚在一起。‘致柔’就是保持住人始生时候柔弱的状态,像婴儿那个样子。这种思想在《庄子·庚桑楚》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释,称为‘卫生之经’。”(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)
关于“玄览”,高亨先生曾说:“‘览’读为‘鉴’,‘览’‘鉴’古通用。玄鉴者,内心之光明,为形而上之镜,能照察万物,故谓之刻鉴。”(《老子正诂》)